太阳成集团tyc33455
教学研究
计算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先后被学校确定为“一流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确立为学校硕士点重点培育学科。拥有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研究 >> 正文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意见
发布时间:2017-10-30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 浏览次数: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带来的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使用不容忽视,其基本操作和我们的学习、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计算机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为现代人类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使无纸化教育,电子办公成为了现实。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也给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近年来公司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的内容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知识、计算思维、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文件传输、多媒体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大学计算机课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员工情况:员工年龄集中在90后,处于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特点是个性比较强、有主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管理、约束为主向服务、引导的模式上转变,但在同时,公司员工中相当一部分存在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问题。 

2)员工基础:员工的基础差异比较明显。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不等,基础差异很大,这就使我们的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进行变革。 

2.课程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老员工在校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它直接影响着非计算机专业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对其他课程来说,其显著特点是:

1)知识点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宽泛,内容杂、散;

2)操作性比较强,应用软件部分多,而且要求熟练操作。

总之,该课程知识点比较零散,系统性稍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变革。

三、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与对策

1.教材选取调整

将课程教程转换为团队自己编著的理论+案例教程,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加强员工的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模式调整

1)将知识面宽、散的理论部分,归纳为五个讲座内容,由教学经验丰富、高职称教师开设,实践部份在计算机房按讲练结合方式开设。

2)实施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这一教学模式,结合不同专业与员工个性差异,分类分层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重新修订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体验性。

3.提升教师素养

1)实行听课互学机制。每学期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团队各成员限本学期内应旁听其他成员的讲课每人至少一次,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高。 

2)外出交流学习。每年选派任课老师参加一年一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论坛。

4考核方式的变革

1)引入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过程考核。

2)进一步用好考试系统,在过程考核中用好考试系统,以平时的考核促进员工学习、促进员工主动投入实践练习。

 

太阳成集团tyc33455

信息技术教研室

2017.10.12

公司综合办公室:0915-3358021    员工工作办公室:0915-3358014   

教学科研办公室:0915-3358049    系主任办公室   :0915-3358018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 高新区安康大道太阳成集团新校区逸夫科技楼

邮编:725000                                 电子邮箱:aku_sie@aku.edu.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太阳成集团-www.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